第1352章 南部海域的台风(5k)
第1352章 南部海域的台风(5k)
又来了,在场有人已经对这件事情听出了心理阴影,但是还得听。
这就好像高振东上辈子听说的,我们刚开始打开国门的时候,动不动就是“进口货好”,还都得听着,毕竟那时候进口货是真的好。唯一要做的,就是奋起直追而已,等到高振东穿越的时候,还当得起这句话的进口货就已经不多了。
太空设计院的同志的话,让在场大部分人清醒了不少,南方人在这方面,的确是有一些自己赶不上的优势:“达瓦里氏,谢谢你的提醒。他们在导弹、火箭方面,的确是有一些特定优势。”
太空设计院的人又补充道:“他们现在缺乏的,是在大型火箭发动机、大型火箭方面的经验,但是他们的控制技术,特别是控制用的元器件,比我们有优势得多!我相信在他们手上,一定有比c6108性能更好的控制核心。”
作为一心扑在火箭上的他们,对计算机的情况并不是非常清楚,特别是当我们并没有正式公开c6132以及配套“大容量”ram的情况下。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根据常识,猜测我们的半导体发展情况。
旁边一位毛子点了点头:“你猜对了!”
其他人都转过头来看向他,来自卢比扬卡?那没事儿了,他们肯定知道。
这位来自卢比扬卡的人抬起头,面对所有人:“我们有情报表明,他们有至少一种性能远超c6108芯片的元器件。只是这种元器件的使用,被严格控制了范围。”
“那你们怎么知道这种元器件的存在?”
卢比扬卡的人脸上的笑容有些古怪:“我们从高卢人那儿知道的,高卢人和他们在某些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合作,可以在受控状态下,获得这种器件。”
作为大洋公约组织最重要的几个国家之一,同时同样位列五大善人,白熊对高卢的渗透一点儿也不比对约翰牛的差,只是卢比扬卡在高卢人手上吃的亏,要远比在约翰牛手上的更多、更大。
“远超?我的达瓦里氏,如果我们能获得这种元器件,我就能做更多的事情!”太空设计院的人忍不住感叹道。
同时,卢比扬卡的人还透露了另外一件事情。
“他们的固体火箭推进剂技术,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!同志们,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件事情——在北交趾的战场上,他们投入的防空导弹虽然体积比我们的s-75乃至s-125还小,但是他们给出的防空区域,却不比他们小,甚至比s-125还高。”
更小的体积,更大的射程,这意味着什么,他们都知道。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,他们看到的防空导弹,并不是最新的。
有人对此并不感兴趣:“这没有意义,我们在这件事情上用的并不是固体火箭,他们也不可能向我们公开火箭推进剂的技术。”
这是一件不用试探都能确定的事,火箭发动机的高能推进剂,和普通的是有些不同的。
但是太空设计院的同志并不这么想:“不管能不能获得,这至少说明他们在火箭技术上有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地方。”
“的确有很多你们想象不到的地方,例如,太阳能电池,他们使用的太阳能电池,最高效率可以高达20%以上。这是他们的内部刊物里明确记载的。”
内部刊物不等于涉密材料,他们还是能搞到的。
“20%?我们应该找他们买一点。”太空设计院的同志的注意力马上就被这个新消息给吸了过去,南方同志的好东西,还真多。
太阳能电池板说不重要也可以说不重要,毕竟他们都是上核电池的,但是说重要也很重要,核电池不能包打一切,这东西的能量密度虽然非常高,但是输出功率就有点难绷。
此时,一直在旁边一言不发的一位同志,仿佛是下定了决心一般:“我同意和他们开展合作。”
同志们看向他,但是却有些迷茫,你特么一个经济相关的,火箭上的事情你瞎掺合什么。
“达瓦里氏,你有什么看法?”但是话不能这么说。
这位同志偏了偏脑袋,撇了撇嘴:“从我个人意见来说,我赞成和他们开展合作。因为从经济上,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。我们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,我们需要尽量的找人分担我们的支出。”
以白熊的情况,哪怕是到了石油危机之后,经济实际上也并不宽裕,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,更加加重了这一问题。
还有一个问题在于,他们和经助会国家之间,巨大的体量差异,使得人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一件事:他们需要人分担压力。这种压力,包括军事上的、政治上的,也包括经济上的。
白熊的想法:就他们那体量,有和没有一样。
其他国家的想法:我们上去了也没用,太少了。
然而南方人在这一点上,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很多。地盘虽然没有自己大,但是人口比自己多啊。
几乎打光了一代青壮的白熊,在这方面的劣势非常明显,最典型的例子,从勋宗开始到地图头的前一任这20年间,他们的三任国家首领几乎是同一个时代的人,生日相差不超过10年,中间整整缺了一代人。
而且他们虽然经济不富裕,可是总额不算小,总能拿得出一个让白熊自身都心动的数字来。
最妙的是,他们技术总体并不先进,但是却有一些非常先进,自身都无法比拟的特色优势项目。
缺钱,这在他们这个级别的官员来说,这并不是一个秘密。在这件事情上,最为顽固的反对派都难免有些动心,唯一的区别,是他们要求严格限制合作的范围和南方人能接触的内容。
还有一个说不出来的原因多多少少起了一点作用,正是利诺奇卡和高振东都在打主意的破窗效应,船用反应堆否决了,总不能什么都否决吧?
不是所有人都同意,但是多数人赞成的情况下,这件事情基本上就算是在他们这个机构内获得了通过,剩下的事情,就是向上汇报,看看上级怎么决定。
剩下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,现在摆在了他们的面前,部长问道:“同志们,石墨水冷反应堆,我们怎么办?”
这件事情之所以重要,是因为这是对方出售半导体生产线的先决条件。
南方人的要求看起来并不过分,只要求购买一定数量的石墨水冷发电厂,并配套正常的资料。和己方买生产线一样,都是买成品而不是直接买技术。
但是在场的人都知道,出售一定数量的石墨水冷发电厂,就意味着对方最终会获得石墨水冷发电厂的全部技术,这几乎不用怀疑,他们有这个能力。
但是这件事情反倒很顺利,正像高振东估计的那样,有了前面石墨堆的铺垫,这件事情出奇的顺利,在大部分白熊看来,这简直就是用发电厂换半导体生产线。
至于石墨堆,什么石墨堆?那东西人家早就有了!人家要买的,是发电厂!
虽然两边关系有些扑朔迷离,但是现在依然没有将对方视作敌人,这也大大减轻了在场的人心中的压力。
“就这样吧,我去向上级汇报。”这是负责军售的部长同志,在这个会议上的最后一句话。
——
南部海域的渔场里,一条大型铁壳渔船正在作业。
不只是它,在这片渔场里,正在作业的渔船不少,只是相距甚远,相互之间并不干扰,也没有太多的交流。
至于没有太多交流的原因,是包括这条船在内少数船,和其他渔船不太一样,挂的旗颜色有些区别。
“老大,我们在这里打渔,会不会被对面的人抓走去山里挖煤啊?”一名渔民一边操作机器收网,一边有些担心的问道。
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,以前这里方圆几百里,都是自己这边的人,现在……不提也罢。
“怕什么?对面的人什么时候为难过我们老百姓了?放心吧,我年轻的时候和他们打过交道,没事的。”说到这里,船老大仿佛想起了年轻时在战场上,爬过去吃的那顿包子,真是太美味了,活了几十年,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包子。
兵戎相见的时候都能给你包子吃,还让你来去自由,船老大相信他们现在也不会变,只要正经打渔,有什么好怕的。
只可惜当年吃了包子领了路费,回家的半道上又被抓了壮丁,终究是没能给老娘送终。现在在岛上结了婚生了子,就更没法回去。
“行,你是老大,你说了算。”操作机器的渔民笑道。
船老大仔细看了看收网的速度,笑道:“你先盯着,我去舵那边听听有什么消息。”
岛礁换人之后,最大的一个变化,就是对面广播的各种消息,比原来更多、更详细,对于他这种带着兄弟在海上讨生活的人来说,用处大多了。
他们甚至会播报在哪儿发现了鱼群,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发现的。
导护艇上的声呐:在说我的事儿?
他走进操舵室,几乎所有的航海设备和通信设备都在这里,这里没有人,现在他们是抛锚作业,人都在下面忙,也许是在起网,也许是在机舱。
电台里传来一道铿锵有力的女声,船老大摇摇头,这在原来可不多见。
然而,这道女声带来的消息,却是让他很快脸色大变。
“在xx礁东南xx公里作业的同志请注意,经气象卫星、天气雷达数据推算,在该区域西南xx公里处,正在生成热带风暴。请该区域作业的船只,尽快远离该区域,转至xx岛礁等附近岛礁避风。”
“在xx礁……”
电台里传来的声音,在不停的重复播报着这一消息,很明显,这个消息的重要性,已经压倒了其他的一切,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这件事情。
通知里没有说经纬度,对于此时的大部分渔民来说,经纬度远远没有这种方式来得清晰易懂。
常年在这片海域作业的船老大都不用去看海图,几个方位数据在他脑海里一转,他马上转身夺门而出,别的都顾不得了。
他来到甲板,抓起喇叭大喊。
“快快快!起锚,起锚!”
“停止收网!把网砍了!马上砍了!”
甲板上的人一时之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砍网?这一网的鱼不要了?网不要了?慢慢收起来再说不行?
但是海上作业的规矩和渔民之间的默契,让他们马上停下手上的事情,开始按照船老大的话操作起来。
船老大喊完这两句,见甲板上的众人已经开始有所行动,放下喇叭,转身对着通向机舱的传声筒。
“马上,准备开船!马上!”
就算跑不出风暴范围,动力也是船唯一的救命稻草。在风暴范围内,一旦失去动力,不管多大的船下场都不会太好。
抛锚作业的船,发动机的状态是没法马上就跑的,还得多多少少做一些准备。
机舱里的发动机声音发生了变化,很明显,下面的人听见了。
船老大听见下面传来的声音,这才放下心来,这帮船员跟自己也不是一两天,靠得住的。
他抓起身边的一把消防斧,三步并作两步冲下甲板,和渔民们一起努力砍渔网。
“老大,什么事情这么急?”一位渔民问道,不知道是因为太用力还是什么,有些瑟瑟发抖。
连网和鱼都不要了,难道是对面来抓人了?
船老大道:“西南方向有风暴,距离不远,我们得赶紧走!”
难怪直接叫砍网,这种情况下,多呆一分,危险就大一分。
一位渔民看了看船老大说的方向,有些疑惑:“没有吧老大?看起来就是云厚些,不像是有台风的样子。”
船老大一边“梆梆”的砍渔网,一边道:“这是对面的通知的,说是又是什么星又是什么雷发现的,他们不会骗人的。”
不骗人不等于事情就一定会发生,但是船老大并不想在这里赌命。
其他人一听又是星星,又是雷电,这才有些相信,原来是神仙发现的?那没事儿了,赶紧跑吧!现代科技和封建迷信,在这里发生了一次奇妙的交织。
卫星、雷达:然而我并不想装神弄鬼。
渔民的动作很快,渔网很快就被砍断,带着大半网的鱼落入海中。
船老大看着还在哗啦啦上升的锚链,对众人吩咐道:“你们继续起锚,我和小六子上去准备开船。”
等到船开始运动,几名渔民才挤进了操舵室。
“老大,我们去哪儿躲啊,这附近可都没有我们的地盘了。去和平岛的话,距离太远,恐怕不一定来得及。”南部海域的情况有些变化,他们并不是不知道。
船老大一边掌舵,一边回答他们:“就去xx礁!”
其余几人大惊:“那儿现在可是对面的地盘,过去会不会被……”
船老大摇摇头:“怕什么?他们不会的,他们不会变的!我们是普通渔民,不用怕。你信不信,如果台风太久,我们一时半会儿走不了,他们还会送我们补给。最好是包子,呵呵呵。”他又想起那顿包子了,毕竟不论是谁,饿上三天,吃到任何食物都会终身难忘,更别说是吃到肉包子。
一名年轻小伙子摇摇头:“我不信,不吃枪子就算好了,还想吃包子。”
船老大看他一眼笑道:“你啊,还是没见过世面。”
渔船以最快的速度,向附近那个岛礁开去,路上还碰见了其他渔船,虽然不太一样,但是面孔都是一样的。一路上没有任何事情发生,来自不同港口的渔船,就这么一起冲进了这个岛礁的潟湖。
果然如船老大所说,虽然泻湖边上几公里就是一个小岛礁,但是岛礁上的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动作,一切一如既往,大家在这里静静的等着台风过来,再过去。
而在距离这里数十公里的和平岛上,这是当归省在这里控制的唯一据点。
守岛指挥官接过副官送来的一张纸,仔细看了几眼,马上对副官道:“通知全岛,循防台风旧例,准备抗风!”
副官没有马上行动:“长官,这可是对面发的消息,会不会有什么问题?我们可什么都没发现。”
守岛指挥官眼睛瞪了一下:“狗屁,能有什么问题?他们的装备比我们先进得多!听他们的没错。等我们发现,他妈的风都吹过来了!”
见副官动作有点慢,他一脚踹上去:“搞快点!他们要是对我们有什么想法,根本用不着玩什么把戏,直接冲上来我们除了投降还有什么路可以走?你以为我们这点儿家当,顶得住他们正经的冲击?我告诉你吧,他们这个通知是发给渔民的,不是发给我们的,我们是沾渔民的光。他们根本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搞什么手脚。”
看得出来,两人相处甚是融洽,要不然他压根就不会给副官说这些。
“好的,我马上就去。”副官拔腿就跑。
准备做得越早越充分,受到的损失就越小。如今就剩这么一小片地了,真损失了什么,一时半会儿可补充不过来。
(本章完)